,可现在这些由俘虏转化来的官兵,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严明的军纪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根本,无论是宪兵队的处罚亦或是长官的军棍或者枪口,都是维持军纪的方式,虽说这引起俘虏怯于军纪的严明,进而在战场上奋勇当先,生恐被编入惩戒营,成为必死的炮灰。
“明天!”
于小宝随口应了一句,继续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前走着。
虽说疲惫不堪,但是他却不敢有一丝懈怠,军纪不仅仅只是用在那些“俘虏兵”
的身上,即便是他这样的军士、军官亦不例外。
依照军纪规定,如果明天他们无法到达目的地,官兵就会被撤除军衔,而这则意味着他们将会被编入“惩戒营”
,
而所谓的惩戒营实际上就是炮灰营,就是用被撤除军衔的官兵当成炮灰往清军防线发起刺刀冲锋,每人只有十发子弹,对于他们来说,生路从来只有一条——夺取清军的防线。
如果不想进入惩戒营,那就只有一个选择,服从命令,绝不怯战,但前提是必须要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。
而相比于“惩戒营”
他们更害怕“什一法”
,这刚刚下达的军令,据说是学习自第六师的“成功经验”
,相比“惩戒营”
更为残酷,对不服从命令的部队,按十人抽杀一人的方法抽杀,而杀人者甚至不是宪兵,而是其它九个人,这意味着有人不服从命令,就是在拿另外九个人的脑袋冒险,自然会有其它人的拳脚去维持军纪,没有人想把脑袋系有别人的腰带上,现在甚至不需要长官的督促,害怕“十一临头”
的他们,会主动的替长官维持军纪,很多时候那些俘虏兵表现的甚至比于小宝还要积极。
“长官,你说,咱们到京城,会打进京城不?”
作为传令兵的李建业,年岁虽说不大,可脑袋却极为灵活,正因如此他才会被选为传令兵。
“扯淡吧,那京城的城墙高的都跟山似的,是想打就能打出来的!”
“军人需以服从命令为天职!”
说出这句话时,于小宝把腰侧的挎包朝后抽了一下,涂胶的包身挡住了雨水。
服从命令,这是军人的天职,拒绝服从军令的军人。
就是叛军,对待叛军绝不容情。
“……姥姥的,那到时候可不就是改朝换代嘛!”
旁边传来的一声话语,让于小宝于一旁喝着一声。
“兄弟们,快点。
别让三排超过咱们了!”
喊着话,他脚步又加快了许多,而在这时,于小宝看到路边,一支浑身被雨水淋湿,顶着风雨快步向前行进的部队。
与其它人的不同之处是,他们没有雨衣,同样携带武器,更没有背包,甚至许多战士都是赤着脚。
稍微注意一下。
可以看到他们的衣领上不见军衔,这是一营被剥夺军衔的官兵,在部队中他们的身份极为特殊——“惩戒营”
,这是第四师的创举,实际上针对俘虏兵的使用,大家都是互相借鉴,相互为师。
就如同“什一法”
出自第六师一般,这“惩戒营”
则出自第四师。
当初师里发明这个法子,准确的来说是针对“俘虏兵”
怯战的一个创举。
在“惩戒营”
的官兵从自己身边经过时,于小宝不自主的将肩上的步枪取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