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拥有了三郡之地。

一部分主力开始抽调,支援右路大军的战斗,剩余的兵力一边就地招募新兵,一边开始对西川蠢蠢欲动。

显然,五斗米道在重走穿越前《帝国》中的发展路线。

同一时间,成国公乾太卓也在指挥拼凑出的六万大军,集结到了扶风府的边缘,一边尝试打破僵局,一边动用帝国的资源,准备一次性扩建四个新师团,并命名为鹰扬军。

他已经意识到,平定五斗米道的叛乱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了。

仅仅三天之后,也就是四月一号,北方勒拿王朝的水师从先前的一战中恢复过来,再度南下在东海郡外围游曳。

同一天,南方阿曼王国的五万先行部队,抵达了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前哨据点——柯伊城堡。

这个规模只有南峰要塞三分之一大的城堡,是阿曼王国北伐的最重要支点之一。

平日里,这里驻扎了约六万大军,跟南峰要塞的天南军团对峙。

在柯伊城堡后面十五里的清迈平原上,陆续还有十万大军。

现在,随着五万先行部队抵达,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万。

最突出的一部,距离南峰要塞仅仅只有四十公里!

就算是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材,拖慢了行军速度,最多也只要三到四天时间。

帝国的军情局,在红河谷上同样有一定的暗探,自然知道阿曼王国此次的北伐规模空前。

这种情况下,乐济明知道大青关失守是个巨大隐患,却根本不敢贸然分兵。

只能寄希望于松江郡剩余的官军,能够将太平军压缩在松江郡,不让他们南下。

就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,松江郡护军将军高达州的调令,终于传到了乌山府和封城府那边,并且在地方官府跟登州的一番争吵后得到了实施。

一千五百名骑兵,踩着雷鸣般的马蹄声,在各方势力的关注下挥军西进。

陈武在夺下大青关之前,就对松江郡可能做出的反应做过推演。

在他的预想中,官府最愚蠢的手段就是抽调部分兵力平叛,或者过来加强鱼阳府防御。

这个策略,可以让陈武一口口吃下松江郡的有生力量,而且丝毫不会费力。

中策,则是什么都不动,保存军力——或者说坐以待毙。

至于上策,当然就是高达州用的这个了。

摒弃随行的步军,也不做收复大青关的企图,只依靠骑兵的高机动能力威胁太平军,让他们缩在大青关内不敢乱动,直到外部形势变得对官军有利。

虽说官府的行动比预计的慢了一点,但能够做出这个决断,无疑证明高达州这个护军将军还是有些水准的,绝不是无能的饭桶。

只可惜,他这个计划陈武早就有防备,也提前派遣了侦骑打探消息。

这一千五百骑兵,才刚从乌山府边境离开,进入登州的地界,距离大青关这边还有两百多公里,就被陈武的侦骑发现了。

情报昼夜兼程传回了大青关!

不得不说,这是一支对太平军拥有巨大威胁的军事力量。

打下了大青关之后,太平军的精锐主力全部加起来,也堪堪只有五千。

虽说在陆续招降官军补充,也在白马县和定光县加速训练新兵,但这些短时间内都不堪大用。

真正能用的,还是这五千太平郡带出来的老底子。

就算加上四百马队和两百步弓手,对上官军一千五百骑兵也没有太多优势。

若是被这样一伙机动能力极强、来去如风的军队盯上,太平军还真的只能缩在大青关中,什么都干不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